您现在的位置是:项目 >>正文
卸任大地币安震转折链行来历区块业迎史性
项目643人已围观
简介今天早上醒来刷新闻时,我的手差点没拿稳咖啡杯。币安CEO赵长鹏(CZ)突然宣布辞职,这个重磅消息瞬间在加密圈炸开了锅。说实话,虽然最近一直有风声说美国监管要对币安动真格的,但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么快。和解细节曝光:43亿美元的历史天价美国司法部这次可真是下了狠手。40亿美元的和解金是什么概念?这不仅是加密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罚款,在美国历史上都能排进前40名。更夸张的是,加上其他监管机构的罚单,... ...
今天早上醒来刷新闻时,我的手差点没拿稳咖啡杯。币安CEO赵长鹏(CZ)突然宣布辞职,这个重磅消息瞬间在加密圈炸开了锅。说实话,虽然最近一直有风声说美国监管要对币安动真格的,但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么快。
和解细节曝光:43亿美元的历史天价
美国司法部这次可真是下了狠手。40亿美元的和解金是什么概念?这不仅是加密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罚款,在美国历史上都能排进前40名。更夸张的是,加上其他监管机构的罚单,总额竟然高达43亿美元!我记得上次看到这么夸张的数字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些大银行的罚单。
有意思的是,SEC这次居然没有参与和解。作为最"凶猛"的美国监管机构之一,SEC缺席这场"盛宴"还挺让人意外的。不过CFTC和FinCEN可是要足了面子,FinCEN那34亿美元的罚单创下了他们的历史记录。
CZ的谢幕与新CEO登场
说实话,看到CZ发推宣布辞职时还挺感慨的。这位华人企业家白手起家把币安做到全球最大交易所,现在却要以这种方式离开。不过从和解条款来看,CZ虽然不能再参与公司运营,但好歹保住了多数股权,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接替他的是Richard Teng,这位前新加坡金融监管官员。不得不说这个选择很聪明 - 现在币安最需要的就是个懂监管的人来擦屁股。我在新加坡工作时就听说过这位铁面判官的大名,现在看他从监管者变成被监管对象,这职业转变还挺戏剧性的。
行业震荡:Coinbase CEO趁机喊话
这边币安刚出事,那边Coinbase的Brian Armstrong就迫不及待地发推了。他那句"以艰难的方式去做是正确的决定"真是杀人诛心啊!话里话外都在暗示Coinbase一直规规矩矩交保护费,而币安是自食恶果。
不过说实话,Armstrong说得也没错。这两年看着Coinbase被SEC折腾得够呛,而币安却活得挺滋润,现在终于风水轮流转了。这次事件之后,美国加密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洗牌。
以太坊巨鲸的狂欢
在一片混乱中,Santiment的数据倒是带来了好消息:前200大以太坊钱包持有的ETH价值突破1240亿美元,一年内增加了30%。更惊人的是昨天新增了近10万个ETH钱包,创下4个月新高。
这说明什么?大户们正在疯狂吸筹啊!每次行业地震都是资本重新布局的好时机,看来这些精明的大佬们已经闻到血腥味开始行动了。
后续影响:行业何去何从
这次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币安。CZ的个人保释金高达1.75亿美元,还得找两个担保人,这在白领犯罪里也算创纪录了。虽然大概率只会判18个月以下,但这个污点怕是洗不掉了。
不过值得玩味的是,法院居然允许CZ在宣判前住在阿联酋。要知道这可是个随时可能卷款跑路的主儿啊!看来这1.75亿保证金确实够分量。
总之,2023年11月22日注定要载入加密史册。一个时代结束了,但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呢?至少Coinbase是这么希望的。
Tags:
相关文章
币圈创富记:从零到千万的秘密
项目每当市场剧烈波动时,总有人发出灵魂拷问:"为什么别人能在币圈实现财富自由?"作为一个浸淫币圈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复盘这些币圈传奇人物的发家史。神秘的开拓者:中本聪说起币圈首富,不得不提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他用一篇论文颠覆了传统金融体系。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,完全无法理解这个"电子黄金"的价值。谁能想到,这位匿名创始人挖的那110万枚比特币,如今价值已... ...
【项目】
阅读更多TRB 2个月狂涨10倍的真相:谁在操盘这场魔幻牛市?
项目最近币圈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 - TRB这个代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两个月翻了10倍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个走势实在太"妖"了。现在大家都在猜测:到底是价值发现还是庄家操盘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。TRB到底是什么来头?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TRB(Tellor Tributes)时,我还以为是哪个新锐项目。查资料才发现,这竟然是个2019年就上线的老项目了。它的主要功... ...
【项目】
阅读更多比特币减半:一场供需关系的金融实验与传统资本的碰撞
项目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比特币减半这件事总是能引起我特别的兴趣。记得2016年第一次减半时,圈子里议论纷纷,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。但等到2020年第二次减半后,市场反应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。这种每四年一次的"数字黄金"供应量减半机制,本质上就是在进行一场宏大的经济实验。减半效应的真实面貌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,看待减半效应要像看待天气预报一样,不能完全依赖历史数据。确实,前两次减... ...
【项目】
阅读更多